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盐场 (第3/4页)
,用相对浅显的语言解释。 “第一道工序纳潮,就是利用潮汐运动把外海高盐度的海水推向近海,提取制盐原料。” “第二道工序是制卤,在蒸发池内进行,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的走水深度,让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水。” “第三道是结晶: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的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当浓度达到饱和时,盐就能慢慢结晶析出,在过饱和卤水中不断维持过饱和度,这些盐就能继续析出。” “最后一道,自然就是收盐了。”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只有张扬听得津津有味。 梁萧算了算时间,从他提供制盐工艺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盐开始结晶,说明萧清和黄兴、王沧海都相当重视,派人立即安排,已经成功进行了第一轮制盐。 不过,派人看守盐田的是东海太守陈子良,而不是独孤凌,独孤凌因为不了解制盐工艺,认为此举对自己无益,一直推诿此事。 梁萧剿寇归来后,特地安排东海军营的将士严守任何一块盐田,以免有人偷盐走私。 众人跟着梁萧凑近那些盐田和蒸发池,看着析出的结晶,惊叹不绝! 杨欢和陈子良两个老人更是眼含热泪!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了,大乾国的盐价极高,最贵的时候一斗要几百文,根本不是百姓吃得起的! “陛下圣明!”众人纷纷称颂。 只有洛倾雪和剑琴晚望着梁萧,心中有些难过。 洛倾雪当然知道,这制盐工艺是梁萧提供给萧清的,但为了顺利推广,避免节外生枝,让萧清对外只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