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 (第4/4页)
商议出了最适宜的方法。 翌日,大夫庄良于殿前请奏,请大王遣使臣携重礼前往梁国,迎回公子烨,以稳晋国大局。 文公也仿佛失了中心,听到庄良的奏请,像是抓住了晋国的救命稻草,便也不细想的立刻追问:“庄大夫以为遣谁合适?” 庄良转过身,精明而锐利的目光不紧不慢的在殿中扫视,最后落定在两位大臣身上,语带笑意:“臣以为杨奉常和孙太仆可。” 晋文公却是没有立刻应下,他蹙眉而思,盯了杨奉常许久,终是叹息:“杨卿,迎回公子烨攸关我晋国存亡,兹事体大,便请你与孙太仆为寡人走上一遭,可好?” 杨奉常在庄良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就有不祥的感觉,如今被选作使臣,倒是让悬着的心落在了实处,他垂首作揖,领旨。 作为晋文公心腹的杨奉常都得领旨去梁,孙太仆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也老实领命。只是,与杨奉常的镇定不同,他心中颇为疑惑不安,朝臣数十,为何是他? 携何等重礼到梁晋文公没有心思管,在人选敲定后就将准备礼单礼品的事交给了庄良和刘蔚两位大人,他则是与朝臣再次商议起边关的问题。 天气渐寒,保证将士和马匹的存活是首要问题。 故而,粮草,衣物等是急需。 有大臣提议增加税收,也有大臣提议再从民间抓取成年男子充军,以增添军队人数,为开战作准备。 对此等提议,多数大臣是反对的,如今的晋国正处在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