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娃日常_分卷阅读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9 (第4/4页)

,两个人也不再像初遇时那么陌生戒备,于是互换了文稿来看。

    当汪其真看到刘识笔下的,以曾参乖立挨打孝顺父亲却被孔子批评的典故,委婉地抨击愚孝,提出真正地为孝之道是从道而孝,而不是从顺为孝时,顿时自愧弗如。

    而刘识看到汪其真笔下坦诚的赤子之心,也大为赞赏,内心惭愧——他之所以批判愚孝,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对家人忽视他的怨怼有关。

    两人一同被请到了厅堂门口,作答第三题。

    第三题,是一篇策论,依旧是典故——大禹治水。当然,问的是治水,答的却可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大禹治水的关键,在于对“堵”与“疏”的抉择。

    汪其真和刘识两个人,均立足于“疏”,酌情于“堵”,各自做了一片策论,都写得四平八稳,顺利过关。

    这才受到了周翯的接见。

    汪其真清楚地记得,当周翯考评刘识后,发自内心的那种赞赏和喜欢,绝对不是因为姻亲的关系。

    周翯甚至以期许的语气评价刘识,“守正之子,或成大儒之才,许是治国良将”!

    果然,在不久后的院试中,刘识一鸣惊人,得了案首!

    可就是这样一个得了国子监祭酒如此高评价的人,竟然在乡试中落榜了!

    这当然不可能是因为刘识在春上得了案首之后就洋洋自得、自我懈怠了。这半年来刘识的努力,作为挚友的汪其真是在看在眼里的。

    风雨无阻、挑灯夜读,一篇篇锦绣华章获得了国子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