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51章 此消彼长(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1章 此消彼长(一) (第1/8页)

    1924年6月18日,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城召开。民国的制度落实度之差,早就被无数事实证实。新政府以武力统一,提出的制度建议都得到了通过。

    重要的实际内容通过之后,一部分更注重形式的内容就被提了出来。看到关于京城该设在哪里的提案,湖南政协代表当即起身,cao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明清定都燕京,皆是因为距起家之地近,以方便退路。此时铁路轮船已经打破了地理限制,京城太过于偏北。从云南到京城,几乎跨越了整个国土。京城当设于天下之中。在下以为,开封与南京皆是上选。”

    南方政协代表们皆是赞同,纷纷发言表示支持。北方代表之中,除了京城出身的还想继续定都京城,连天津都不支持京城继续连任。

    此次政协会议上,支持意见与反对意见都会在大黑板上清楚列出。很快,迁都就变成了一种共识。讨论直接转向了‘迁都到哪里’。

    何锐此时正在与苏联特使越飞会面。越飞先对新政府完成中国统一表达了祝贺,随即送上了列宁同志的亲笔信,“何主席,列宁同志托我带给您他的感谢。您送来的药物的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列宁同志的病痛。”

    何锐笑道:“请代我向列宁同志转达我的谢意,感谢他使用了我们提供的药物。”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此时两人交谈的时候很轻松,其实这个话题非常严肃。由于中国化工技术不足,现阶段正雇佣了不少德国化学专家加入青霉素提炼项目,还没能进入工业化生产。实验室生产出来的青霉素是棕黄色,并非高纯度的纯白粉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