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北方之春(十四) (第1/8页)
“请问赵博士,为什么一定要没收地主的土地?!” 赵天麟觉得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注视着这位三十来岁教师的神色,赵天麟看到毫不掩饰的不快,却没有那种深仇大恨般的对立模样。 这就是对自己人说话的态度,直来直去。 作为学界的‘自己人’,赵天麟也毫不掩饰的答道:“中国历史的王朝灭亡,无一例外都源自财政崩溃。在农业时代,财政崩溃的最大原因莫过于土地兼并后,地主们有太多办法逃税避税,转嫁赋税。承担这些赋税的都是下层。那么,历史上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人能告诉我么?” 或者是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而不想说,总之没有人回答。 赵天麟冷峻而严肃的给出了答案:“通过大量消灭人口的方式解决了土地矛盾。” 下面的师生一片寂静,没人能对这样的‘解决方式’作为判断或者评价。赵天麟并不空口白话,他将秦汉到明清诸多朝代的资料简单讲述给师生听。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听到那些改朝换代时候人口的巨量减少,师生中发出一阵倒吸凉气以及叹息的声音赵天麟并不担心这些讲述会被质疑。从东北政府开始,不少有声望又不能用的文人被收入文史馆,学校也建立了历史专业。不管是文史馆或是历史系,并非让他们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既然拿了政府的钱,就要完成政府交给他们的研究任务。 这些数据都是从史料中获得的。虽然最新的国家档案馆刚开始运行,正在大力收集流失的档案文件,但史书会记载开国时候的户口总数,这部分公开资料也足够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