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顺流而下(十) (第1/6页)
2000多年来,不管朝代如何变化,大部分四川人供奉的都是‘川主’。一般来说,在名字里有个‘主’的,都是神仙鬼怪,‘川主李冰’在四川人眼中也是神。只是2000多年前,这位后世的人神,川主李冰的确与那时候的四川人一起行走在四川大地上。 能够证明川主李冰存在过的,就是由川主李冰亲自设计与建设,并且运行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 4月7日,结束了对云贵视察后,吴有平乘坐飞机抵达了都江堰。哪怕是唐山铁道官学堂出身,吴有平也知道都江堰。此时亲眼看到这个塑造了2000多年富饶四川的水利工程,吴有平感慨之余,却感觉些许失望。 在过去2000年多年中,都江堰早就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岁修制度。每年冬春季的枯水期,并不宽阔的岷江口通过架设木质的‘杩槎’作为骨干,配合装了石块的竹笼作为阻拦。形成了拦河坝,让江水完全从外江流走。让工人们能够维修都江堰的主体,以及内江。对于如何维修,李冰留下了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参与岁修的人们要完成两件事。第一件事,用竹笼装石块的建筑材料垒堰体,在维修排除内江水中泥沙的‘飞沙堰’时,要保证飞沙堰的位置比较低,以方便排除泥沙,这就是低作堰。第二件事,将内江江底的淤泥石块清理掉,使得内江的底部比外江低,这就是‘深淘滩’。 都江堰是一个人工水利建筑,由最靠前的‘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以前的堰体部分都是用竹笼装石块组成,就地取材,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是最优解。2000年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