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1/4页)
多字做了拆分,加上了似是而非的我觉得,我认为,可能之类的内容,把字数凑到了九千多字。尽管不比苏灼的学术性强,但谁叫他是先发表的。除非苏灼拿出有力证据,否则不会有人相信他才是原作者。 苏灼根据黄荣鑫的名字继续搜索,找到了他的另一篇论文,也就是苏灼在发表的那篇。内容同样做了拆分和增写,但关键部分相同。 这一篇发表的期刊是,作者:黄荣鑫,指导老师:徐诚志。发表时间比晚了一个星期,但以国内学术期刊的审核速度,发表的时候也已经快得不正常。要知道苏灼发现草稿被偷后,立即完善论文并投稿的,对他信任,审核过后立即发表,也仅仅比黄荣鑫快了一星期。要不是国内过年放假,可能黄荣鑫的论文发表更快。 刚刚看完黄荣鑫的论文,苏灼还没想好怎么应对,就接到了徐教授的电话:“苏灼,现在有时间吗?来我办公室一下。” 徐教授,全名徐诚志,事实上他确实是一位好老师。过年后,乍然知道侄子黄荣鑫发表了论文,而论文内容是苏灼曾经给他看过的笔记时,徐教授也曾懊恼过自己不该在侄子面前拿苏灼与他对比,还提到苏灼的笔记本。 发现侄子做的事后,徐教授原本想去信到杂志社说明实际情况,但从小照顾他的表哥,也就是黄荣鑫的父亲出面恳求,徐教授才知道中海大学在下学期有一次与美国恩斯派大学交换留学生的活动。 美国恩斯派大学对交换生的要求是至少发表过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