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水殇_分卷阅读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1/4页)

    林,那绥芬河畔的千里平原!那自三皇五帝以来便属于中国的领土,那无数次午夜梦回的黑土地故乡!

    南京政府拒不承认“满洲国”独立,向国际联盟提出严正交涉。4月,以英国爵士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联盟考察团抵达沈阳,开始对九一八事变及日军在中国东北的现状进行调查。

    与此同时,东北境内无数人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和奴役。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第一个揭竿而起,带领人马与日军血战,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闻名天下。

    随后,无数人纷纷响应,丁超、李杜、冯占海率领的“吉林自卫军”,苏炳文率领的“东北民众救国军”,唐聚等人率领的“辽宁自卫军”,王德林领导的“国民救国军”等,东北义勇军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6月,杨诚回到了南京,继续在校担任炮兵教官。

    作为参加淞沪抗战的英雄,杨诚和王卫武等人回南京后,在中央的指示下,协助政府安排烈士后事。

    张青和其他阵亡的教导总队兄弟的遗体,被安葬在了中山先生陵园附近的灵谷寺前。

    忙完了所有这一切,已经是7月下旬了,学校放了一个月的暑假。杨诚收拾好东西,应舅妈的邀请,去邹东家小住。

    邹东住在远离城区的月牙湖畔,是一套两层的小洋楼,虽然偏僻了一点,但是很宽敞。

    学校的车送杨诚,刚过光华门,杨诚就对驾驶员说:“小张,就到这里吧,我走过去。”

    小张踩了刹车,说:“教官,太阳还没下山,热的很,再送一段吧?”

    “不用了,你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杨诚打开车门,轻巧跃下,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