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_87.蝴蝶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7.蝴蝶效应 (第6/7页)

为枯燥的理论,吕振羽也很是有些累了。但不用这些时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个留着银色短发,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的青年人站了起来,他的目光有些冷,青年问道:“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拟神经元理论经过那么多年,取得的成果有限,但是,不得不承认,拟神经元理论是对智能,对思考过程最严谨和正统的描述。而你的混沌碰撞理论,似乎完全把成功与否,押在和赌博一样的可能性上,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儿戏的方法吗?”

    青年人的问题很尖锐,但这也是很多人的顾虑。在场的这些人,有很多都曾进行过对混沌碰撞理论的研究和实验,但却没有人取得任何成果。对吕振羽提出的这个理论,他们确实有所怀疑,而且有资格怀疑。如果不能说服这些人,那这次的误导工作很有可能全面失败。

    吕振羽站在讲台上,略略想了一下,说:“1972年,就是在mit,艾德’洛伦茨先生利用大气层来说明混沌理论——也就是极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厚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地球的另一边引起巨大的风暴。这就在座的诸位,尤其是mit本地的诸位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蝴蝶效应。对起始条件的极为敏感是这个理论的关键之一。我不敢说对于混沌理论有多大的了解,但在我看来,混沌理论是一门科学。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30多年来,科学界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是对于偶然性的了解,对于科学的极限和极限的科学的了解。有人说,我的混沌碰撞理论里,这个碰撞像是上帝的第一推动,对于这样的赞美我想,我没有资格承担。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上帝之上,或者和上帝平行。但是,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