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世人只知封父谋事如神,鞠躬尽瘁。没有他,便没有后来的容王卫临寰。 封若书虽然没见过封父,但却在心中一直奉他为神,这也是他为何如此效忠卫临寰,如此效忠这篇江山。 “没出事的时候,我们除了家国之事,也常常说些其他的,故而也谈下这桩指腹为婚的姻缘。你父亲喜欢‘七’这数字,便与我约定,若你是个男孩儿,便要我将第七个女儿许配给你。若你是个女孩儿,便要我将第七个儿子许配给你。” “所以,静和公主是您的第七个女儿?” 卫临寰颔首,“若书,婚事是早就定下的。你回去好好想想,过两日,把婚期敲定下来吧。娶了静和,于你,于寡人,于容国,百利无一害。” 语罢,喉间一阵痛痒,让他又剧烈咳嗽起来。 为了一桩婚事,连先辈旧友都牵扯了进来。 封若书冷冷一笑,说了一句大不敬的话:“说了这么多,只怕臣要真不答应,大王的诏令也昭然若宣了罢?” 于私,他是在履行当初的承诺。 于公,他是对封若书有所防备。 哪个占了重头倒是不好说,或者对于君王而言,家事和天下事有时本就难以割弃。 退一步讲,当初刘备病重白帝城,为防孔明留有二心,也让刘阿斗拜他为亚父。不是刘备不信任孔明,是为君王者,向来喜欢多留一手,多层保障。 封若书揣着满腹的心事回府,却见府门口停了一辆马车。 汗血宝马,红木车轩,马夫毕恭毕敬立在一旁,显然出自显贵之家。 但车帘又是黑底的暗红花纹,与车轼的木材相得益彰,透着厚重沉淀的文雅,很是低调,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也不会引人注目。 此人,断是出生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