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9 (第4/4页)
了一枚量子光斑,被映照到了 SKA 观察到的真实宇宙图景当中。量子纠缠现象中的超距作用早已证实光速并非不可逾越。而对于投射的量子光斑,理论上可以在一瞬间“真实”到达宇宙的任何地方。当然,现有系统还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在于目前 SKA 的观测能力有限,只有在能被 SKA 清晰观测到的地方,“脑域”系统制造的量子光斑到达那里才有意义,否则即使到达也只能是观测到一些模糊不清、没有价值的东西。 置身于壮美的宇宙之中,杜原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悠长的感喟。实际上,人类的科技文明能够发展到今天是一种极小概率事件,且不说灾变的影响,就算地球能够在一个安宁的环境里存在几十亿年,也并不能保证人类就一定能取得科技上的重大进步,一些看似影响极小的因素往往能完全阻断智慧生物的进步。举例来说,银河系中的双星系统远多于太阳这样的单星,也就是说,如果银河系中的另一颗行星上存在生命,它更可能是属于一个双恒星系统。行星上一旦出现生命,那么进化出智能生命几乎是必然的。先是只有三百零二个神经元的隐杆线虫,然后是拥有九十六万个神经元的蜜蜂大脑,再后来是拥有五千万个神经元的老鼠大脑,最终是拥有八百五十亿个神经元的人脑。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但其过程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天堑。实际上,真正的阻碍是在此之后,在双星或多星系统中,智能生命的科技进步将遇到某些极难克服的障碍,它们也许能学会制造工具,也许可以发展出农业,也许会创造文字,也许还会发展出自己的数学……但是,它们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