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第2/3页)
的外甥,应当得到剑术的真传。 但赵平没见过君侯用剑,上一次出征时,君侯佩的还是三尺的剑,可以用作实战,但这次七尺的长剑,就仅仅只是礼器了,真正到了要杀人的时候,拔剑的时间已经足够被杀死三次了。 带这样的剑,是为了封禅吧。 赵平猜得没错,君侯的确是要封禅。 他带着杀敌最多的军卒往山上走,其中有匈奴人也有汉人,赵平也在其中。 余下的人都留在山脚下,看守牛羊和俘虏。 他每往上走一步,身后就留下两个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简陋的山路两端。 匈奴人费尽千辛万苦铺出来的通往圣山山顶的里,此时站满了汉人的军队,就如同汉室皇帝祭祖时,站着内侍的太庙下的那条路。 最后赵平也留下来站着,还有人在跟着君侯往上走。 最后两个人也留下来,两个匈奴人,手持汉军的茅和剑,在这一场封禅中,站在离君侯最近的位置。 他们也是这场战争中杀敌最多的军卒。 君侯独自一个人走上山顶,那里用雪和石头堆了一个简易的祭台,君侯默默在祭台上摆上那柄七尺的长剑。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肃穆庄严了起来,赵平也跟着挺直了腰杆,余光看见匈奴的大祭司站在君侯身后。 这个大祭司不大老实,赵平私底下听到他对身边一个小匈奴人说,我不死是为了将我脑子里的东西传下去,你难道以为你的老师是没有气节的人吗。 他不知道赵平懂得匈奴话,因此没有太避讳赵平。 赵平觉得这个人确实有点气节,封狼居胥对于匈奴人来说,绝对是莫大的耻辱,但这个老匈奴竟然面无表情,腰背挺直地站在君侯身后。 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