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里应外合,将计就计 (第2/4页)
他们,联合在平原当太守的卢毓,就在高唐县内,和袁谭的大军对峙。 双方对峙之前,互相打了数场,互有胜负。 不过总的来说,优势还是在平原这边。 虽然袁谭带来的兵很多,攻势很猛,但卢毓他们,能安稳守城,并无恐慌。 袁谭本来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配合袁绍从济北打入青州,但是济北早就被杨昭解决了,这个任务直接丢弃,把重心放在攻打平原上。 这一批冀州军,主帅是袁谭。 同时还有韩猛、鞠义两个冀州大将,还有一个,杨昭多年前的情敌,最近投靠了袁绍的卫宁,作为卫青的后人,在行军打仗方面,他还是有点天赋。 卫氏也是名门望族,卫宁来投,袁绍肯定接受,直接安排到袁谭军中。 当年在长安分别,卫宁放下狠话,要让杨昭和蔡琰后悔,等待了好几年,他的狠话,即将要兑现。 “长公子,杨昭在兖州,已经拿下两个郡。” “我们五万大军,却被杨昭的部下,挡在高唐之前,没有进度,再这样下去,军中士气会有所消耗,于战不利。” 卫宁有些心急。 很迫切地想让蔡琰知道,当年不选择自己,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他还要打败杨昭,把杨昭慢慢折磨,出一口恶气。 袁谭虽然强攻过多次,进度又几乎为零,但并不心急,正在等北海的郑家,还有康王刘某的内应。 只要这两个内应,顺利运用起来,他们不仅能打进平原郡,还能进军北海郡,没必要心急。 之所以发起数次强攻,是因为袁谭他们,设法吸引卢毓等人的注意,让卢毓等人无法发现,州内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