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三节 新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新开始 (第4/5页)

期很长,还必需自制一些专业设备才能有效的工作。所以负责港口规划设计工作的燕雀志和几位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在穿越前就商量好了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浮动码头。

    浮码头在现代运用最为常见的是小型船艇的上下客靠泊,很少用做卸货码头。不过稍了解一点军事历史的人都知道诺曼地登陆中英美就大规模的使用了浮动码头,使盟军在没有攻占港口的情况下将十万吨物资和五万辆各种车辆送上了岸。虽然浮动码头在随后到来的飓风中损失惨重,很快失去了作用。但其效用却被完全证明了。

    穿越者们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诺曼地的浮动码头还有防波堤,也不需要如此庞大的规模。他们只要能将船上的物资人员尽快转运到岸上就可以了。所以浮码头采用的是封闭的200L铁桶联排,再用角钢连接焊成小型的单元,各单元连接的部分还悬挂了缓冲用废轮胎,顶部再焊接上波纹钢板,根据工程组的测算,每个单元的浮力可承载40吨。一般的车辆、机械和物资都能通行了。

    这种铁桶浮码头单元的问题是连接困难。如果是制式舟桥,有专门的连接螺栓、可以非常准确的连接起来,这些铁桶码头虽然用角钢焊接了外框,也事先焊接了连接用的外露钢耳,但是这里的误差水平谁也不敢担保。

    由渔船拖带的浮动码头一个接一个的拖进了海湾,穿越者们没有舟桥兵的大马力机动舟,丰城轮上的小型机动艇马力有限,靠着几艘小艇连拖带拽,好不容易将一个个单元大致就位――丰城轮锚泊的泊位离开岸边最近处差不多整整150米,单元数量倒是足够,就是组合起来比想像当中还要费劲许多,波浪起伏使得连接得的螺栓很难到位,工程人员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忙乱中不时有人因为过于专注干活掉下水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