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节 百仞城 (第3/5页)
坝的位置,与发电房的落差大约有16米,文澜河在这里有一个剧烈的转弯,九级岩石形成了百仞滩的斜坡瀑布,水流湍急,声如雷吼,这就是所谓的“百仞滩声”了,方圆二十多里都能听到。 “百仞城主!”燕雀志挥着手里的标杆,摆出一个POSE。几个人也跟着比划了几下拳脚。 “规划图出了没有?” “出了。”李潇侣拉开一张1:1000的规划地图。对这个所谓“传承着21世纪的文明火种的基地”该如何规划,从建筑组本身到执委会的各部门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李潇侣归纳下来,决定按照70年代末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思路进行设计,当时有一种专门的规划设计图是专门针对“公社驻地”这一级别的村镇的,这种村镇即考虑到了行政、教育、小工业企业,也考虑到了农业生产性建筑,是一种城乡结合,工农副兼顾的新型农村居民模式。 百仞城的规划是整个城市沿文澜河两岸展开,其中主城区和水电区设置文澜河东岸,重工业区在西岸。 水电区将建造电站、水处理厂,未来还将设置一个小型的内河码头和仓库。 主城距离河岸边的水电区大约100米。这一地块的地下水位要低一些,土壤承载力也很好,整个地面自南向北有大约4%的坡度,凭借自然坡度就可以有效的排泄雨水。 在主城区最南面是供水站,因为有坡度的关系,自来水无需加压,使用简单的水塔就可以实现自全城供水。 主城区根据用途不同,规划出以下区域: 行政区,在主城区的中间地段,沿着南北向主干道依次安排各个政府机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