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1 (第2/4页)
注男德班的观众视为“权威”。 昨天节目预告说今天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男德班,很多人就提前做了功课,准备了小本本等着记录完要点上网和别人撕X时用。 所以当节目组介绍今天的嘉宾是两位著名心理学家,一位是帝都大学心理学终身教授霍雯,一位是社会心理学家皇家大学心理学教授毛青心的时候,马上就有人上网称赞帝都电视台嘉宾高端。 “在请两位嘉宾点评之前,我们先播一段采访和调查录像。” 在一间很黑的屋子里,只有做为采访者的夏颂恩身上打着光,另一位受访者身处黑暗,观众看不清他的脸,只能听见他被处理过的声音。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被母父送进男德班吗?” “他们告诉我是因为我是性向错乱者。 我病了。” 受访者轻轻的一句话结束,整个演播室内所有人都倒抽了口凉气,“开放”“文明”的帝都人,根本不会想到在21世纪还有人用这种称呼来称呼同性恋者。 “你知不知道所谓的性向错乱已经被移除相关的医学辞典了?” “不知道。” “她们是怎么治疗你的?” 受访者语气平静的说出自己被强迫接受“图形治疗”,“微电击刺激”,“背颂男德经”,赤身露体被各种羞辱,在最后的阶段被注射药物与异性发生性关系时,很多人已经受不了掩面哭泣了。 “他们是怎么做的?是一开始就这样还是——” “我们要接受某种诊断,被视为可以进入下一个‘治疗’阶段,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深入接触,从抚摸、亲吻,强迫我抚摸、亲吻开始……一直到最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