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花会桌上生意经 (第3/4页)
上海法租界裡头,开办个什麽纱厂就很不贊同,他们家乃是世代的书香世家,从曾曾祖父那一代开始,便一直都是以考科举为目标,就算传承到了顾老爷这一代也从未断过,虽然顾老爷这一生一心为考功名,但也只可惜时运不济,考了半辈子,如今眼看快要年过半百,却是连个小小的秀才都考不上,心中如何不恨,老头子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如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但哪里又想到,时代变迁了,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科举,但儿子却是与他这个老子背道而驰,竟是对科举功名压根就一点兴趣也没,反而却是对做生意情有独钟。 当老头子知道其想去上海开办纱厂的时候,差点没将他气晕,老头子是迂腐惯了,他是一向不喜自己的儿孙去经什么商,做生意当什么商人,自古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并非是看不起商人的意思,只是商人做生意,心思或多或少都带着那么点铜臭味,再者,商人的钱财来源,多数都透着点不清不明在里头,何为不清不明?譬如有的jianian商,喜欢贿赂贪官,形成官商勾结,最后欺的还不是老百姓,这是其一,其二,商人做买卖,眼中看到的太多是利益,少了份做人的仁义道德,这与深受儒家薰陶的顾老头来说,是怎样也接受不来。 现在儿子当面跟他说不去考功名,而要去上海做生意人,如何的让他不气? 顾有惟并不是不知道父亲的想法,只是他对考功名一事,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他觉得人生在世,总抱着之乎者也也是无趣的很,就像父亲,考了半辈子的科举吧,最后又得到什么回报?横竖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