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8 (第3/4页)
。西越醉于笙歌繁华,浑然不觉大厦将倾。 他拂袖起身,道:“这一剑叫什么名字?” 乐逾道:“‘文殊’。”沈淮海沉吟片刻,笑道:“好一个‘文殊’。”又道:“你是如何猜到破阵之法的?” 乐逾道:“我入思憾大师的‘象’中,一朵莲花内可以装下世界,可见小即是大;纵身十次都越不过数丈距离,可见近即是远。在宗师之‘象’里每位宗师有自己定下的规律,沈居士自己都不能忘情,自然不会以‘忘情’为破阵的条件。乐某斗胆一试,破红尘的路径或许就藏在红尘最深处。” 第85章 沈淮海闻言又是一笑,乐逾对宗师之“象”在懂与不懂之间。当今宗师之中,若说悟性,沈淮海只怕比那位北汉国师还略胜半筹,否则怎能凭一本心法残卷自行悟道,由一推出十,不曾拜师,仅凭自学便成为小宗师。 他无意藏私,一一道来:“想必你知道,宗师之‘象’有‘微妙’与‘通神’两种。如思憾一般,一朵花中藏世界,芥子里做道场,走的是‘小’这一路,称为‘微妙’。而与之相反,呼风唤雨,排山倒海,如我一般,造出万丈红尘,求‘大’气象大阵仗,便称为‘通神’。” “‘微妙’与‘通神’差别不在小与大上,这两种‘象’构造之法本就不同。你们尚没有宗师修为,构造之法多说无益。对破阵之人而言,最大的差别就是,‘微妙’的关键在‘法’,如你所说,思憾‘象’中‘小即是大’‘近即是远’,都是宗师定下的‘法’。” “而‘通神’这一路重在‘阵眼’,就如我阵是红尘,阵眼在红尘深处,你能猜出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