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3/4页)
,挑起门口的担子又继续沿街叫卖去了。有的则是闲来无事的文人、公子坐在茶肆内里的雅座,或是指着这门口的松树吟上一首酸诗,或是坐在一起闲聊市井八卦,谁家的新妇和公婆又吵了一宿,谁家姑娘嫁给了那巷尾的憨子,谁家公子在万花楼里和那个谁大打出手,谁家的小娘子整日勾着一张狐媚眼搔首弄姿…… 路上一顶小轿,粉底的垂帘上是朵朵小梅花,只是那平头的轿顶黑乎乎的,掩了秀气,一前一后的轿夫早就习惯了这重量,脸上也只是带了些汗珠,和那小轿擦肩而过,一阵香粉扑鼻,随行的小丫鬟挑帘不知对里面人说了什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了出来。 算命摊前坐着一大娘,满面愁容不知说了什么。酒馆前一阵酒香,狂饮的大家子弟正cao着大嗓门一派乱语,周围伴着莺莺笑笑。rou铺的老板将刀子磨得“嚓嚓”响,或是用大刀一剁,生生砍断了猪骨头。杂耍的艺人表演着功夫,精彩纷呈,四周围了一群人,有叫好声,也有跟着起哄的。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无所不备。 逛了半天也大致了解了淑浦县的物价,米比菜贵,rou比米贵,布比rou贵,牲口比布贵,越是含有“技术含量”的物件,价格越高,比如要经过长时间焼煅才制出的黄泥砖,比如那造型各异的雕花紫砂壶,又比如那做工精巧的琉璃摆件。 当然,除了观察风土人情,楼小拾也没忘了正事,给家里添了些平时吃不到的蔬菜,还有那便宜却颇受他们一家喜欢的酱菜,买了一袋子石灰,趁着钱还没乱花,又给家里添了两把犁,木制的犁到不贵,还是人、牛两用的,像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