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黄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荐)  (第2/4页)
:“没想到黄河为患至此,幸亏是在我朝,若是汉唐,只怕要激起大变了。”    “哈哈,”马植却大笑道,“若是在汉唐,怎会恁般多的决口?”    “怎么说?”武好古问。    米友仁期期艾艾道:“其实,其实黄河恁般多的水患,大半都是人祸!”    “人祸?”武好古问,“难不成是地方官贪渎,没有好生修筑河堤?”    “若如此,倒也不会有那么多次决口和改道了。”马植说,“大河泥沙淤积,河道抬高,年长日久就无法流淌,改道本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数十年间几易其道,呵呵……”    黄河下游在宋朝就是地上悬河了,若是宋朝有后世的工程能力,维持悬河也没甚不行的。    可是那年头蒸汽机都没有,全靠肩挑手抬的,而且劳动力数量也不太多,怎么可能维持悬河?    所以改道是正常的……可是几十年内就几易其道,而且水患连年,就不大正常了。    “怎会如此?”武好古追问。    “因为,因为,”米友仁支支吾吾,不肯说下去。    “是因为黄河北流。”西门青替他答道,“黄河自己要向北而去,往辽国境内流淌。”    黄河北流?    武好古想了想,终于记起这回事儿了。    黄河好像在真宗年间就改了回道,造成了若干中小规模的水灾,不过对宋朝的救灾能力而言也不是甚大事儿。可是由于这次改道却引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调:黄河有可能北流入辽,而辽兵将会顺流而下直赴开封!    这可真是太可怕了!契丹大兵沿着黄河,飞流直下,大宋可就要亡国了。    而这一论调,逐渐就成为了士大夫的公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