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破而后立 (第2/4页)
轻轻在营城外的一处地画了个圈。 “这里是青城山,山势高,有天堑。若将百姓提前转移到山上,粮食也提前转移,在山中住上月余,应该不成问题……” 清颜看了眼青城山。 汛期的时候,正是夏季,山上也会自上而下有溪流暗流。 水源不成问题。 “山洪呢?”清颜提出疑惑。 可别都把百姓转移到了青城山。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青城山的山洪再爆发了,把人都一锅炖了,岂不是凉凉了? 薛裴光拿出地方志:“青城山地势在永州最高,土质也很特别。” “营城虽然是永州的洼地,幸运的是守在青城山脚下……” “你看,前朝泰和六十七年,恒河发了洪水,时任营城县令十二载的方九城,以一己之力,劫了永州的赈灾粮,并率领百姓躲到了青城山……” “所以泰和六十七年……” “永州之地,百姓死伤大半,唯有营城一地,由于方县令的未卜先知,提前筹谋,未有百姓丧命在洪水之中……” 这件事,清颜之前也在《名吏传》里看到过。 为何会未卜先知,因为方九城不得志。 被贬到营城,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在营城待了十二年,空气中的水汽他几乎闻一闻都能了若指掌。 这才保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只是当时的皇帝宁帝,却在灾后,下令斩首方九城。 身为百姓,有这样的父母官是好事。 为权宰者,则不喜欢太过自作主张的人。 若是人人都效仿,朝廷的运转机制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