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替我跪佛堂_第七十五章 不信与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不信与信 (第4/7页)

帝就破格允他入部观政,后来虽几经起落,报国之心未改。此人精于算学又曾周游各处,不仅见识繁多也有革除弊政之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从渊年轻时候也是自忖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狂生,稳当持重都是后来磨砺而出的,他欣赏明若水的不拘于物,更看好明若水年纪轻轻便知取舍,为了韩家上下就敢辞官的气魄。

    “这明若水之前已经辞官了,也就算不得是刑部主事,既然李尚书看好此人,就让他暂领一个兵科给事中,让他在直隶一代巡查各处太仆寺的马场和兵部库房,姑且看看他的本事,要是明年春他能有建树,朕再做打算。”

    说完,沈时晴垂下眼,勾了勾唇角:

    “李尚书,你去告诉这明若水,他身为刑部主事又被朕派去协办剿匪一事,却动辄说要辞官,实在是有负朕的嘱托,这一次朕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追究,再有一次,他也不必辞官了,直接去九镇军前效力吧。”

    “陛下放心,明给事中经此一事也反省良多,以后定不会再这般意气用事。”

    两人面上都带着笑。

    明若水为了状告章咏而在刑部主官面前当场辞官,如果追究起来一个“不敬”是逃不掉的,更不可能在短短一段时间后重被起复,他们在这一来一往,就算是这明若水的这一段过错给磨平了,以后再有人提起,便是明若水的身后有阁老背书、陛下首肯。

    将明若水起复的事也落在实处,沈时晴看向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名字。

    “楚济源。”

    她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李从渊,两根手指捏着奏折,沉沉地静默着。

    这是一份,如果“昭德帝”还是从前那个“赵肃睿”,李从渊就绝对不会递上来的奏折。

    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