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2/7页)
路。 她内心担忧极了,但却始终不能成功劝说兄长放弃这唯一的执念。 半年之后,桓阳大张旗鼓地筹措他的第三次北伐,而谢瑾则因兄长离世而请辞东归。 他向桓阳辞行后,又与郗氏兄妹告别。 临别之际,郗岑避了出去,好教谢瑾与郗归好好叙一叙离情。 谢瑾拥郗归入怀,依依不舍地说道:“阿回,待我回家料理完丧事,便请长辈准备提亲之事。” 孰料郗归竟说:“不必提亲了,你我二人,就到此为止吧。” 谢瑾大惊失色,他放开郗归,不可思议地看着她的眼睛,错愕地开口问道:“阿回何出此言?” 第12章 作梗 郗归并没有直接回答谢瑾的问题,而是垂眸问道:“玉郎此去,可还会回荆州?” 谢瑾默然不对,于是郗归便知道了他的答案。 “君欲与桓公为敌,便与我兄妹并非同路之人,不如就此分道扬镳。” “何至于此?政见不同乃是常事,嘉宾对此心知肚明,却仍想促成你我二人的婚事。” “政见不同乃是常事,可如大司马这般的权臣,在江左却不常见。”郗归认真地回答,揭开了郗岑与谢瑾一直试图对她隐瞒的残酷事实。 正如郗岑与郗归看不起建康城中的世家们,那些世家也看不起桓阳。 谯郡桓氏,并非江左著姓。 世家们纵然会因为桓氏势大,而命自家子弟从桓阳幕府出仕,以示亲附,但他们的内心,却都瞧不起这个出身平平、习武弄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