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此符非彼符,意境为先 (第3/4页)
花了些时间,将两道符箓的制法记住。 从纳物瓶取一叠裁切好的符纸大小空白宣纸,和符笔、朱砂墨、砚台几样物品,摆放在鞍子上,嘱咐驴子别动,他将宣纸铺在石板上用符笔沾了符墨练习两道符文。 钟文庸关注了一阵,待张观主练习完数张停歇的空隙,传音道:“那道‘玉清甲木震雷符’,你且停一停,你没有修炼过木雷法,制符事半功倍,此时来不及修炼木雷,不必耽误时间制雷符。 你可以专绘‘东方木火通明符’,没想到你与这道‘画符’有缘。 修士想要绘制这张画符,即使天赋高者,不习练数年水墨丹青,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准,亦难见成效。” 张闻风还是第一次听到“画符”的说法,停笔传音请教:“这种‘画符’法,也是道家制符流派吗?”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钟文庸笑着传音:“是儒家的一个分支,叫‘游丝院’,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传承?你们道家与儒家关系历来密切,你用‘画符’法制符,应该不会触犯道家忌讳?” 他没有传授巫修的制符法。 某些基本的为人底限,心照不宣都得遵守。 张闻风点点头,就他从典籍中了解的道家,与儒家关系确实不一般,两家有许多相融相合处,当年还联手对付大番朝巫家,学习儒家制符法,没甚大碍。 知道了东方木火通明符的来历,他换了一支长毫毛笔。 另外从纳物瓶中取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倒了半瓶葫芦中的灵泉水,饱沾朱砂墨在宣纸上练习画符。 他国画功底深厚,几张之后便大致不差。 钟文庸赞叹几句,又指点诀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