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3/7页)
…… 这封国书文采语言平实,甚至字体都毫无大家风骨,言论也十分天真,很符合那位少年君王的人设。 他轻声道:“这盟约,便让彦和去吧。” 这些日子,他也仔细复盘了这次南下的诸多情节,自认这些安排并未有错。 诸路大军的调拨、对钟离、马头的攻打,这一次,是北南两朝真正地以实力硬碰,双方在计谋、战力、士气都没有折扣,但他手下的鲜卑士卒,却很难适应南方,军中时不时爆发瘟疫,有损军心。 这让他真正明白,南朝实力尚在,如今的北魏,还吃不下南朝。 既然如此,那便该修养生息,加强国力,静待天时。 …… 在两国的意见开始统一后,很多事情便会容易起来,两边的使臣在来回两次后,便将这次的商讨的地方定在竟陵汉水外的江洲之上。 这处江心洲不大,其上也没什么树木,在深秋只有一片枯草,一眼可见尽头。 如此,两边都没有大军前去,也显示出足够的诚意。 北魏这边派出的臣子是元勰,而南朝派出了萧衍。 两边都是文质彬彬的国之栋梁,都对对方的生平十分了解,读书人共同话题总是很多,双方商讨起来,也就没有大的问题。 两边都愿意按先前控制区维护和平,襄阳以南、淮河以南,都是南齐的土地,双方停战后,不能再收留对面的降臣和贼寇,可以开启互市。 北魏的立国时间,皇帝的年纪都比南齐大,所以北魏是兄长国,南国是为弟,需要的话,两边的生日时,可以让使节相互拜访送礼物。 这个盟约先维持十年,十年之后,大家都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