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不穿了!_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节 (第7/7页)

,“若不施展一番,将军这心中也必然不甘吧?”

    “这正是下官想要讨教的,”萧衍一说这个,眸光中便显出了跃跃欲试之色,“当初,陛下曾与下官坐而论道,言及下官将儒道释三家之学相融,治天下之策有缺,不知所缺何处?”

    萧君泽看他炯然有神的双眼,不禁笑道:“好,那便与将军说说,缺在何处。将军心中有佛,却缺了佛家最重之意?”

    “何意?”

    “众生平等之意。”

    ……

    襄阳顺汉水而下,走杨夏水道,三日便可直达江陵。

    这三日中,萧君泽便指出了萧衍治国中最大的缺陷,萧衍的治下,是没有“民”的,他想证道,想渡众生于苦海,但在他眼里众生,是权贵,是世家,唯独不是黎民。

    或者说,黎民在他眼中,是稍带着用来刷声望的,因为一旦遇到不公,遇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欺压,萧衍都是偏袒权贵,他对亲人和百官的宽容到一个让人吃惊的境地。

    他觉得只要满足和人的欲望,是可以用善良和宽容来感化改变这个社会的。

    他是真是相信佛法,而且随着年纪增长,越发地相信。

    萧君泽很欣赏萧衍的勤奋和聪慧,若只是当宰辅,他节俭自律,是最好的人物。这世上谁都能相信佛法,相信人性本善,唯有皇帝不能相信。

    因此,萧君泽觉得可以和萧衍辩一辩。

    这并不难,后世能值得一说,在人性和逻辑中辩驳的材料实在太多,萧衍这种聪明人,只要不魔怔,一切好说。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