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节 (第3/7页)
受到的四季鲜果的日子,而不真的入山修行,于是时常于山中筑路建舍,征用民夫开山筑路,有时还会修些山中佛室,供奉神佛,只是因为萧君泽不喜欢礼佛,没有北方那般嚣张罢了。 在此之外,他们便喜欢上扑捉蛮人,前去开发两广,在萧君泽要求不能捕杀湘蛮和俚人后,蜀南与云州蛮人便成了新的目标,被一船船地装上大江,畅销南国,口碑好的,还卖去了北地。 萧君泽对他们的执着还是很佩服的。 但佩服归佩服,如今他手上奏书,就是那个曾经被诸葛丞相七擒七纵的南中部族,又反了,蜀中战火又起,正在请朝廷允许他们入南中平乱。 “真是一堆烂摊子。”萧君泽低头批注了同意他们出兵。 南中的部族没有归附在他治下,他当然也就不会为他们出头,权利是需要自己争取的,他的一纸召令说禁止贩奴,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反正新的修法大会又要举行了,就看这些部族能不能抓住机会。 下一封奏书是两广的新开田亩,俚族的冼统领向他上奏,说那里几大家族联合隐瞒田亩,逃避税收,还豢养私兵,意图割据,请朝廷明鉴。 这有什么好明鉴的,他们不这样做才是奇迹呢。 萧君泽让萧衍彻查此事,给朝廷一个交待。 剩下的都是些鸡毛小事,比如这个官吏举报哪个官干的不好,那个举报这个贪污。 萧衍似乎对他当甩手掌柜这事有不少怨气,送来的奏疏里除了这些,就是各种儒生的治国方略。 这些儒生大多从他手下的五经馆选拔而来,除了一些商人误国之类的老生常谈,平时就是要求他整顿吏治,劝课农桑等等废话。 不过,最近萧君泽发现,这些儒生似乎经过了萧衍指点,言谈之间,已经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