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节 (第1/7页)
萧君泽微微摇头:“陛下不知,如今淮河一带,已有四成农户,改种麦菽,若是五月动兵,怕是明岁淮河以北,便要饥荒了。” 元宏不解:“何以至此?” 萧君泽给他看了一张统计表。 元宏打开之后,紧皱的眉头缓缓疏展,纸上写的,是各地石磨轴承产量。 石磨轴承是铁坊的新产品,普通的石磨是以木头做轴,易断易腐朽,且更耗费力气,而随着坚固耐用价格实惠的“河阴铁”畅销,铁器多了,便有越来越多的石磨被打磨出来。 有了石磨,麦子和豆子便能成为主食——没有磨过的麦子是真的割嗓子,长期食用会喉咙肿痛,腹痛腹胀,而豆子更是废柴废命。但经过去岁数万河工与洛阳权贵的推广,柔和香醇的麦饼、蒸饼、面条,已经开始大规模蔓延。 尤其是冬麦可以在九月种,五月收,中间空出的几个月,便能多收一茬豆子,在如今豆油、炒菜风靡的如今,那是真正地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准。 就算使用石磨时需要交出半成的粮食做为使用费,可多收的一茬豆子却可以卖出弥补这个亏空,比只种一季的粟米增加了约三成的收入。 农人的时间不值钱,他们为了多挣这一点点收入,哪怕会多上许多麻烦,也不计较,萧君泽在河阴时,甚至会遇到有开封县附近的村民,在寒冬腊月走上六十多里,合伙推着板车,将麦豆送到河阴,原因仅仅是因为河阴磨面几乎不收钱,收购豆子时比在开封县城要贵上那么一成价,以及河阴的铁与盐更便宜。 元宏看完萧君泽纸上的统计,神色复杂:“朝廷劝课麦菽多年,成效十分有限,如今你这一计,倒是让我朝上下,无论士族庶族,都改了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