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不穿了!_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4/7页)

 第74章 小交易

    秋风萧瑟,在洛阳以北,黄河河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之景。

    在经过接近两年的打造扩建后,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座小城,黄河边的栈道码头修出了四个,每个都可以停泊四艘船只,几乎都是空船而来,满载而去。

    滚滚白烟从高高的烟囱中升起,像是巨大的旗帜,向自世人证明自己存在。

    这是里最靠近河边的便是焦坊与铁坊,大的量铁矿与煤炭都要在这里用黄河水流洗选矿。

    精煤被洗选好后,便有民夫推起沉重的板车,一人推一人拉,将一车车选好的煤炭送到高炉之中,他们大多上身赤裸,满身的汗水混合着空气中燥热的烟尘,滚落在土地上。

    一天的辛苦后,他们能打上一壶焦坊提供热水,拿着作工计件获得的红签,去工头处兑换今日的工钱。

    一个签,便能换得一个用模具压实的盐币,盐币极易碎,所以他们都早早准备好了布袋,用双手捧着,如孩子一般珍惜地包起,放进怀里,贴身收藏着。

    相比于那些破烂的劣钱,又或者是撕碎的布帛,这种不腐不坏,容易携带,还能换成钱币、粮食的盐,才是他们最喜欢的。

    一名独眼的中年汉子也是其中一员,他眼眸微蓝,带着化不开的阴郁,换了七个盐币。

    才走出工坊大门,门外便是一大圈的棚铺,这些是周围村民自己搭建的棚子,卖着各种吃食、茶水,还有帮着补衣的妇人坐在角落,一些商人一车车地运来了各种粟米麦粒,用来交换工人们手中的盐。

    如今,河阴的盐,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洛盐”。

    相比于苦涩陇西青盐、解池盐、青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