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不穿了!_第1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节 (第1/8页)

    对方忍不住羡慕道:“桓兄过于自谦了,你这一年多人,一直都是名列榜首,这次题虽难些,对你而言,拿到甲也是手到擒来。”

    桓轩笑而不语,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会显得自己在炫耀。

    同窗又道:“听说已经有工坊在联络你了,桓兄你是要继续考,还是入工坊?”

    桓轩疑惑道:“自是继续向上,张兄何出此言,此次题目虽难些,但对你的成绩,也不是问题吧?”

    同窗叹息道:“我已经学了一年,如今家中贫寒已久,韦家工坊愿意重金雇我,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成家立业,怕是下月便不会再来治学了。”

    桓轩不赞同道:“张兄,这数术虽有些难学,但若学到深处,便能被太守刺史看重,一外放,便是一坊主管起步,不比你去当个小小的工头强么?”

    同窗摇头:“我等贱民,哪敢去想如此前程,有三五钱财,能成家立业,便已足,何必想那么远。”

    桓轩知道这事没法劝,于是便和他讨论起哪个工坊好,哪家要小心。

    如今,在襄阳城外的鱼梁洲,正冒出大大小小的无数工坊,其中规模最大,待遇最好的,自然是君刺史与崔太守的官家工坊;但也有许多如零散地,给工坊供应原料的小作坊。

    还有一些是本地乡豪重金从官坊里挖角匠人后,私下开做的小作坊。

    这些工坊,都需要在郡城里登记,鱼梁洲处船马皆十分便利,最繁华的轈丝之业。

    荆州与雍州,都有大量桑林麻田,在改进工艺后,处理原材料的速度便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新式纺纱机,如今每架纺车上都有二十四个纱绽飞转。

    在桑田之外,新建的工坊还把羊毛和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