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6/7页)
船上,萧君泽点着烛火,翻看着这些日子积压的奏书,这些东西都是萧衍和谢川淼商量着处理,同时会抄送他一份。 与许琛说得没什么区别,大多是朝臣对萧衍的不满。 但在这些反对之声里,也依然可以看出萧衍做了什么,这位历史上的梁武帝,并不是位庸人,在执掌了大权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放任吏治,而是关心水利,心系贫苦,并且从繁忙的政务中抽出时间,修订了许多儒家典籍。 而且,因为这几年没有大的战事,南北商贸繁华,至国库盈余还算丰饶,他更是开展了自己大建之路,因为不是皇帝,所以他建的不是王宫,而是江南的水路。 他疏浚了扬州大量拦坝而建的水锥和磨坊,让运河通畅,又劝课农桑,把都城的玄武湖的水道挖深,多筑沟渠,让城中百姓,也能用上玄武湖的水。 他还下令广辟良田,流民回到故土后,可以免税三年,把公田分给贫民,禁止豪家占取公田,让各地郡兵就地屯田等等。 因为用的不是自家钱,萧君泽又不在,萧衍花起钱来那叫一个大方,不但给“五经馆”的学生免学费食宿,还和建康的僧人们也下放各种补贴…… “真是……”萧君泽则不由无奈地摇头。 萧衍这是放飞自我了啊,以他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动各大士族的利益,会引起朝廷动荡,萧衍在自己当皇帝时,是从来不碰这些东西的,可如今只是当臣子,便立即看穿国家的不足之处,准备要只手挽天倾了。 行,回去之后,和他有的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