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2/4页)
觉。他想着,京城中不少才子不都挺能喝,喝了酒才能作诗做文章么?就该把这酒给他喝一坛,看他们哪里还有力气做哪些酸诗。 一杯酒下肚,舒瑾还未怎样,倒是那太监晕晕乎乎,被送去休息了。 徐太监在辽东小住三天,将白城转了转,便回京复命。等到他走了,本来还略显悠闲的小夫夫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柳文熙当然是翻找资料尽快把火炮造出来,好隔着江把鲜卑人轰回去,最好是让他们都不敢来,才好将边关守军撤掉一部分,减轻皇帝的戒备。 而舒瑾忙着做什么,还要从那份手谕说起。 晒盐的技术很快便在全国推行,约有一半的盐场都由煮盐改成了晒盐,虽然开始的时候工程比较大,但建好了盐场之后成本降低,出产的盐也变多了。晒出来的盐杂质少,质量好,在当今的食盐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很强。 盐产量变大,皇帝也知道了,便想要借此机会,下调食盐价格,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然而这件事牵扯了多方利益,指望这个赚钱的自然不愿意降价,人家生产井盐的更加不乐意了,他们海盐成本降低了,我们还是要自己煮盐,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凭什么降价啊? 对于食盐降价,最上层的皇帝乐意,最底层的百姓们喜闻乐见,但中层的商人官员却要反对。皇帝还没将这事和别人说,他最近生老二和老五的气,顺便也不愿意理那个白占了大便宜的老三,想了想,还是找了小儿子。 谁叫小儿子聪明呢? 皇帝的旨意打破了小夫夫两个闲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