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22节 (第6/8页)

说的轻松,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韩盈心里别说没底了,完全是硬着头皮试。

    因为土炕孵蛋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技术,为了解决乡村大规模养鸡没有煤炭孵蛋机推广的。好消息是,爷爷留下的那本手册里各项技术写得非常详实,唯一的缺点,就是韩盈很多工具都没有。

    嗯,尤其是没有手电筒和温度计。

    前者可以用来确定鸡蛋是否已经受精,后者是孵蛋温度掌握的关键,这两项关键的神器不能拿出来用,那可真是要了韩盈老命。

    为了确定孵化的鸡蛋已经受精,第一次孵化的鸡蛋,全都是魏裳韩硕跟在鸡屁股后面确认的,太过于浪费时间不说,还因为火候太大,都没来得及变成毛鸡蛋就阵亡了。

    好在,韩盈之前在翻找参考时,看到了《齐民要术》的作豉法,是以腋下温度来发酵豆子,而人体的温度和鸡蛋孵化的温度只差了两度左右,有了这点作为支撑,大家才能继续尝试孵化。

    而韩盈也偷偷在空间里用手电筒照鸡蛋,确定需要多大的光亮才能看清楚鸡蛋的内部,反复实验多次之后,她让韩粟做了个封闭的木盒,两端掏孔,正午时至于太阳光下,用夏日最耀眼的阳光来分辨鸡蛋是否受精,同时,夜晚还可以用烛火甄别,只是效果太差,比不过白天。

    那一段时间,韩盈每天都要在中午顶着烈日的暴晒看鸡蛋。

    她辛苦,徒弟们也不算多轻松。

    即便是有了腋下测温的办法,怎么长久的保持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常气温下,都是白天温度过高,晚上又开始降温,昼夜温差能达到十度以上。

    这就很要命了,白天的火候和晚上的火候不是一回事不说,每月的气温还在不断升高呢!

    所以为了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