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65节 (第1/9页)
就连养病的郡守梁度听到此事之后,也专门给韩盈多划了两倍的赙钱,用作安葬尚傅,并提点她葬礼不是给死人办的,而是给活人看的,她不能一意孤行。 这些劝告作用其实并不大,直至卫青用袁盎的例子来劝她,这才让韩盈改变了主意。 袁盎是文帝时期的名臣,他薄葬薄到了极致,只有一把铜镜伴身,结果还是被广川王刘去给挖掘,厚葬,完全薄葬,依靠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绝的后人,都不能完全保证尸身能在地下长眠,而活人又需要足够宏大的葬礼来完成一场精神与身份的双重认同,同时进行社交活动,为了兼顾这几点,韩盈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陪葬还是要薄,但钱不能省,这些钱要在墓地处建一座祠庙,雕其像,立石碑,刻功绩,由周边百姓供奉。 这样的主意说出后,原本阻拦的众人便有些发懵,祠庙建起来耗费不少,也能弥补些许陪葬的寒酸,只是想要周边百姓自发供奉,那便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非自家先祖还要去拜的,那是阴神,而一生都平淡无奇的尚傅,功劳根本大不到这种地步,非这样做,等庙建好了,没有百姓过来,那岂不是自取其辱了? 对此,韩盈表示只要她继续做下去,那尚傅做为她的师父,肯定会有人持续祭拜,若是还不放心,可以将师父这些年书写的书籍放入其中,并将医经·启蒙卷课程石碑,供周围人识字,也可以在庙中借阅、抄写。 这样的葬法,对于有土地和爵位传承诸侯列侯们来说,依旧算不上多好,但对于齐枢这些除了世俗,还追求名声的文人来说,已经算得上豪华葬礼,虽然有些别致,但完全在接受范围内,甚至可以拿来吹捧。 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