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13节 (第5/7页)

,连忙过来送吃的安慰,敷粉价格这么昂贵,十来天就想复制出来,岂不是做梦!慢慢来,研究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成问题,而且谁说贝粉不能用了?定低点在县城卖也行啊!

    一通安慰下来,众人又重拾了信心,开始研究怎么往贝粉里面加其它东西好让它挂脸。

    韩盈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拿走众人磨的边角料做起来氢氧化钾。

    她打算拿它把草木灰升级一下,代替肥皂使用。

    没办法,虽然肥皂的制作方法韩盈记得非常清楚,但这玩意儿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低纯度的碱能找或者合成一下,可油脂是真的……人吃都吃不上呢,还想拿来做肥皂,每天拿来洗手?

    那真的是想多了。

    华夏古代的人不傻,事实上古代早就有肥皂了,北魏的贾思勰,也就是他写《齐民要术》里已经出现了猪胰子,没有推广开来的原因完全是因为猪不够用,而唐朝的《千金药方》中,有更加丰富配比的胰子,里面还加了白茯苓,桃仁,杏仁等一大堆药材,颇为高级。

    不过胰子在早期的古代毫无名声,很大的程度上就因为它太过于奢侈,不能廉价推广,而与此同时的西方人又开始大量使用肥皂,看起来好像肥皂是国外率先发明似的。

    但,国外能有肥皂并大量推广,真的是老天爷喂饭,最早发明肥皂的黎巴嫩,那片地区的油橄榄树多到爆炸,奢侈到干啥都要涂橄榄油,够吃还够霍霍,再加上祭祀之类的需要焚烧……碰都能碰出来肥皂。

    相较于国外那么丰盛的资源,国内古代顶着缺油的不利条件,硬生生研究出来脂肪酸肥皂,这才是真正的大佬。

    当然,韩盈很怀疑,国内猪胰子没有在上层社会流传,很大可能是因为动物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