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 (第3/5页)
骆主任,我这些年在外面跑,听说外地有一种企业,叫作‘联户企业’,也叫‘社员联营集体企业’,就是由几个人合伙一起开的企业。我这个能不能照着这种方式来算?” “什么地方有这样的企业?”骆兰英问道。 “这个嘛,我也是听人说的,不太清楚。”姚伟强支吾着说道。其实,这个概念是冯啸辰灌输给他的,建议他这样向金南行署提出来。冯啸辰知道,在个体企业还不能公开成立的情况下,以所谓“社员联营”的方式来瞒天过海,在政策上是可行的,或者说,是当时政策上存在的一个漏洞。 不过,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披着“社员联营”外衣出现的私营企业,还得等到1982年的年底。冯啸辰给姚伟强支的招,是把这种形式给提前催生了。 涉及到政策方面的事情,又是在地委、行署领导划出的圈子之外的,骆兰英就不敢做主了。她让人安排姚伟强去休息,自己则赶紧给董兆安打电话,向他汇报这个新的情况。董兆安自然也不敢擅专,又与在金南的地委书记柴承祖通了电话,予以通报。 经过一番颇为复杂的讨论,金南地委终于做出了决定,同意使用“社员联营”这样一个名目,将姚伟强的个体工商户升格为集体所有制公司,其实也就是后世最常见的民营股份公司了。既然是集体所有制,当然不能由姚伟强一个人持股,而是需要有几个名字才行。这倒是难不住姚伟强,他一个电话打回石阳,立马就找到了七八个合伙人,当然,这些合伙人只是出个名目而已,实际上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是打政策擦边球的事情,金南地区就不宜直接出面了。在骆兰英的授意下,石阳县指示社队企业管理局给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