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节 (第2/5页)
细分领域。比如有的医生专治支气管炎。 有的医生专攻肺结节。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这位医生在这一细分领域走得更远,医术诊断、用药或手术变得更精湛。 厉害的呼内专家,有个专治鼻炎的,是个六十七岁的女性老教授。 她钻研鼻炎三十多年,后面只要听病人说两句话,再拿个小手电筒照照病人的咽喉与鼻腔就能迅速诊断。用药也是贼厉害,两块八毛钱一盒的药,直接治好了困扰病人十多年的慢性鼻炎。 那个病人在当地一家大医院治了近三万块钱都没治好。 这就是水平。 连涛钻研疑难病例时有着一股子‘疯魔’劲。 不把病因查出来不罢休。 只是遇到这种跨科的难病,他明显感觉知识不够,存在短板。 这是正常现象。 全科型的专家一个都没有,无论是国内还是全世界,一个都没有。 所有的临床医学专家,最多精通两个领域顶天了。 绝大多数都只精通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细分领域。 “病例资料能让我看看吗?最好能够让我看看病人。不过你别对我抱太大希望,我就是半吊子水平。” 李敬生对这种疑难病例的钻研挺感兴趣。 除了对医学的天然喜爱,还因为每次成功诊断出一个疑难病例,他的医术水平都能有大幅提升。 “就等你这句话了!嘿嘿,虽说咱俩一见如故,彼此欣赏,毕竟大晚上的,我也不好意思叫你帮我诊断病人。等会吃完宵夜,我带你去人民医院的呼内病房。那个病人目前在住院治疗。” “行,我晚上反正也没什么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