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五十四章 火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火药 (第3/5页)

破浪2号”的苍山船,则继续每天在附近的海湾打渔,船上同样补充了七八个移民,边训边练,为以后可能增加的船只做水手储备。

    最近几日,齐天带着几个少年与工匠一起在研究制造一台水力锻压设备。顾名思义,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利用水力驱动设备,靠压力机和模具的配合,对金属材料施加外力,使材料按照模具的形状塑性,变形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设备,在英格兰,法兰西,荷兰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大规模使用。对于工具和器具的制造,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比如,以后大规模地制造火枪,刀剑,矛头,甚至板甲,都可轻松实现。

    “老师,这个匠人说,他会造火药。”黄铭方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原吕宋圣费尔南多小镇裹挟而来的西班牙工匠。

    拉德基·凯塔搓着手,神情有些紧张,“先生,他说得不准确。……不是造火药,而是能生产火药的原料,硝石。”

    在这个时代,火器使用的基本上是黑火药。而生产黑火药需要三种原料,分别是木炭、硝石和硫磺,其中硫磺占总重量的10%左右,木炭占15%左右,硝石占75%左右(最合适的黑火药粗略配比)。在这里面硝石占比最大,这意味着一旦缺少硝石,火药的数量就会大打折扣。

    以前欧洲人获得硝石的渠道只有挖矿和进口两种,而欧洲尤其是西欧地区的硝石矿很少,并且以当时落后的挖矿技术很难开采,所以其成本较高,数量还少,为此欧洲人甚至不得不从别处进口硝石矿使用。

    事实上硝石矿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平均,除了少数几个硝石大国,如现在的西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