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七零年代_分卷阅读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 (第2/4页)

  “那现在还有什么?”越说饿,王娇肚子叫的就越厉害。

    厨师伸出胖胖的手,指指玻璃窗上贴泛黄的价目表,“现在除了包子啥都有。”

    “那就来饺子吧。”王娇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对他说,“二两,酸菜馅儿。”

    作为南方人,王娇对饺子一般,之所以选择吃这个完全是因为在豆角炖土豆,地三鲜,小鸡炖蘑菇等一堆硬菜中,饺子最便宜。原主带来的钱不多,一共六十三块7角2分还有十几张全国粮票。

    粮票,王娇在历史书上和旧货市场见过,五颜六色的小票子,据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地位与金钱相等,用以购买紧俏商品时。不过,七十年代初期,好像所有商品都是紧俏商品。就拿王娇吃的这一盘饺子来说,二两,人民币用一毛三,不算贵,但还要搭配一两粮票。

    “那如果没粮票呢?”王娇问那位长脸服务员。

    “长脸”的脸一瞬间变得更长,“没粮票给三毛八!”

    好家伙,一下子贵了三倍!

    饺子二两给十二个,一个大小与超市中卖的的散装速冻饺子差不多,没有湾仔码头那么大,但吃饱不成问题。也是太饿了,王娇没时间品味酸菜的味道是否正宗,一口半个往嘴巴里塞。烫,真烫!

    她吃饺子时,那两个服务员就站在窗玻璃前嗑瓜子。忽然,长脸指着外面惊喜地喊道:“老吴头,赶紧的,‘白天鹅’来了!”

    老吴就是厨师,长脸喊他时他应该在上厕所,“哪儿呢?哪儿呢?”急急忙忙从后面跑出来,裤腰带还没系好。

    王娇目瞪口呆,难道厨房跟厕所是一个地方?

    脸几乎贴在窗户上,老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