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第六~第九章 (第2/21页)
去么?” 七夕,也就再过三日,陶澄却问,“去年我不在,府里是怎么过的?” “能怎么过?和以前一样,有我们两个香饽饽在,明里暗里说亲的要踏破门槛,都有娘来应承着。晚间大街小巷放花灯,府上每人赏了些银两,各自游玩。” 陶澄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还是去,听方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陶澈扁嘴,“那不若听父亲的话,财源广进。” 这就是两人的志向不同,陶澄对从商毫无兴趣,虽然每隔几日会被拎去听陶老爷亲传经验,但他全当是听打拼奋斗的故事罢了,不至于痛不欲生,可也无聊无趣。 主院里陶老爷正喝完茶准备出门,乔二奶奶在一旁叮嘱些什么,脸上带着笑,见两个儿子一同前来,便招呼道,“今日你们父亲要去商谈果园事宜,你们可愿随行旁听?” 陶澈毫不犹豫的表态,“自然是愿意的,前几日咱们的常州果园因连绵大雨害涝灾,我当时就寻摸着应如何处理,又思考父亲会如何应对。” 乔晴颇为欣慰,对陶老爷道,“看来你平日里的悉心说教没有白费。”又问陶澄,“澄儿呢?” “我便罢了,今日我还有要事。”陶澄道,“答应了私塾的先生,今日会去帮忙带两节课。” 陶老爷摆摆手,“那你去吧。人各有志,不必总是勉强。” 陶澈兴冲冲与陶老爷出门,留下乔晴和陶澄相对无言,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乔二奶奶抚着自己身孕六月的肚子,慢慢踱回椅前,在陶澄要出言告辞时,说,“坐下。” 陶澄依言,倒了杯茶递给乔晴,自己也满上一杯,心不在焉的小口抿。 乔晴悠悠一叹,说话一贯是细声细语,“不愿从商,不愿从政,你将来想要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