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贯娘子_分卷阅读19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2/4页)

   泉后街口本有个不知是谁家的大祠堂,如今那祠堂便被各家出资建成了三礼学堂,又请了几个有名,饱读诗书的老孺在那边讲课,这倒是好事的,偏那学里的束修就贵了些,一月两贯还不包伙食。

    三礼学堂的配置各家老爷是按照燕京的好学堂来的,再说,有钱的才不会计较这几贯。

    杨氏他们却计较的,那庆丰城收费最低的学堂,一天才收三文,没错,就是三文,繁华燕京周遭,那读书人是越来越多了,如此一个秀才想养家,一般要收最少三十个学童才能维持住家计。

    那几个出头建学的老爷本是好意,却不知道民间疾苦,更不懂泉后街虽是官僚云集的地方,却依旧有一般的人家,他们把束修定在了整个庆丰最高的地方,还觉着要少了呢。

    因那里面先生们的膳食,生活都是均摊的,便是家里有几个学子附学,先生吃用多少便按照人头均摊。

    一月两贯,还得摊上四五位老先生吃饭穿衣,老陶太太能愿意才怪呢。

    没得办法,也不愿意去硬碰,这一圈的孩子便没有几个在三礼学堂的。

    一阵清风袭来,院子里桂树的香味透过轻纱吹入屋内。二月笑眯眯的打开竹帘,跟四月提着茶壶,端着灶上新做的点心就进了屋,三五种满当当的就放在炕对面的桌上,任这些婶子食用。

    老陈家现在出的起这几个零钱了,甚至老太太都不太在意,她看大家吃的好便高兴,甚至她还知道谁喜欢哪种,都会记下来,吩咐人常做着给她的老朋友们吃。

    越发就像个官宦人家的老祖宗了。

    高氏放下绣花绷子,提起茶壶给自己倒水,还就了一块点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