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她计较,就此作罢吧。” 董绍听得眉头一松,却不曾就此罢休,一掀衣摆,跪地劝道:“陛下,镇国公父子战死沙场,士卒哀之,沈家只留了一个孤女,只能加恩安抚,不能再加苛责了!武将们再三请求陛下彻查此案,不仅仅是为还镇国公一个公道,也是为了昌源城内的十万将士,为了被柔然劫掠的百姓啊!您在此时议和,又以镇国公的遗孤和亲,消息传到边关,将士们只怕即刻就会哗变!” “董侍中,”皇帝闻言作色道:“你这是在教朕做事吗?!” “臣不敢。”董绍面色稍缓,口中称罪,却还是道:“陛下,昌源战败,是因内贼作祟,而非将士之责,重整旗鼓之后,未尝不可一战,现下朝廷与柔然议和,反倒伤了军心,而和亲之事,更是断断不可!” “退一万步讲,”他苦劝道:“即便是以陛下的公主和亲,也比镇国公的孤女要好啊!” “朕的女儿是金枝玉叶,怎么可能嫁到那种蛮夷之地?!” 皇帝断然拒绝,怫然不悦道:“沈平佑忠君体国,一片丹心,他的女儿自然也知道为君分忧,为国尽心!” “再则,”他略微柔和了语气,道:“朕也知道此事不妥,却也无计可施,难道真叫大夏以中国之体,而向柔然蛮夷称兄?岂不可笑!” 董绍急道:“陛下,你——” 这话还没说完,便被匆忙赶来的内侍打乱了:“陛下,出事了!” 皇帝见这内侍如此慌乱,心下愈加烦躁,猛地一击桌案,道:“怎么了?!” 那内侍慌忙道:“沈夫人将传旨的内侍赶走之后,便令人往酒肆中去置办酒rou,道是宁死也不愿叫女儿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