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_第一章 征台湾 决战北线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征台湾 决战北线尾 (第3/12页)

士乘着小船,驶进了狭窄而水浅的鹿耳门水道量测水深。

    「水深还不够啊!」

    郑成功那歷经风霜的脸庞看着着那根插入水中的竹篙,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海水在竹篙上留下的水痕,闷闷不乐地喃喃自语。

    (沃野千里,为天府之国。)

    郑成功捋着垂伸至胸前的鬍鬚,若有所思,心中反覆回盪着何斌的这句话。

    两年前,何斌带着台江内海周围的地图、沿岸水道图,以及热兰遮城与普罗岷遮城的军事设施等资料求见郑成功,并且以一句「沃野千里」说动了郑成功进取台湾。没想到在稍后与的军事会议上,诸部将领竟然大都持反对的意见,甚至连亲信马信以及曾去过台湾的吴豪都不表赞同,唯有杨朝栋与参军陈永华支持东征台湾。

    「知我者,復甫(永华字)也。」

    郑成功以这句话做为那次军事会议的结论,东征台湾的战略方针于是定调。其实当时郑成功的心中早有定见,之所以召集诸部将会议,不过是想得到诸部将的支持而已。

    郑成功起兵两万五千东征台湾,这几乎佔了明郑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在金门料罗湾誓师的时候,参军陈永华根据何斌所提供的荷兰人兵力佈防、航道深浅以及涨退潮时刻,建议郑成功在特定时刻自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

    「开始涨潮了,我们回去吧!」

    看着海水逐渐吞没竹篙,郑成功心中顿感振奋,遂下令小船回返主舰。

    此战陈永华并未随军,郑成功付予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给他,辅佐郑经戍守金厦。郑成功起大军东征台湾,后方的清军始终虎视眈眈,金门与厦门两岛是明郑十万大军的主要根据地,若金厦有失,一但征台前线的战事失利,整个明郑大军将如海上浮萍,无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