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3/4页)
那些时候,往往是收到儿女寄回来的信,然后到邮局寄生活费过去。其余时候,确切的说是大多数时候,就是跑去问吴梓:“小吴,我闺女/儿子来信没啊?”答案往往是:“没呢,您别急,不是才收到吗?”“那娃子也不说吃的好不好穿的好不好,光知道她/他要弄这要弄那都缺钱。”吴梓就不知道怎么说了,干巴巴的憋两句:“那不是怕您担心,肯定过的好,都奋斗呢。”然后吴梓会想,我是不是也在奋斗呢?一辈子就耗这儿了? 新住户叫唐华,吴梓整理新来的信件的时候才知道的。不过在此之前他也就在菜市场远远望见过他一眼。吴梓送信这么多年也有自己的门道了,知道怎么安排顺序才最节省力气,镇上好多坡道,要是没点脑子一家家过去,一天下来也累趴了,别以为开头的数据很小,那都是平面直线距离算的。 去给唐华送信的路上,吴梓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想关于唐华的信息,镇上的话题嚼来嚼去都是你孩子给你写信了吗?要了多少钱啊?又干什么用了?有没有用咱也不懂啊?好容易来了个神神秘秘(一无所知)的外来人,大伙就免不了八卦八卦。可是八卦半天也没人知道更多的消息,人唐华规规矩矩过日子,楼上楼下见面了打招呼,房租一分不欠一天不拖,用水用电都不用老张像吆喝其他人一样人走灯灭抹肥皂关水。说来说去就知道他叫唐华,外头来的。 吴梓想,一个二十多岁的端正青年,没事儿跑到这里来,估计是疗伤来的。疗什么伤?心伤啊,这地方又没温泉又没森林的。吴梓心里一酸,是啊,这地方又不好,他还不到三十,要把一辈子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