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1/4页)
烫手山芋。 武沈离开后,海陵也不会安全。 庾希左思右想,竟是打算前往京口投奔郗愔。 看到这里,桓容不禁咋舌。 是他不理解古人,还是庾希的脑回路本就迥异于正常人? 只要肩膀上扛着的不是倭瓜,必定应当清楚,庾氏落到今日下场,桓大司马和郗刺使都是“功不可没”。 逃命途中投奔郗愔? 不怕被对方一刀宰了? “这人到底怎么想的?” 桓容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只能向下继续看。 “郎君,膳食已好。” 车厢外,阿黍的声音传来。 桓容忙收好书信,放到车内暗格,推开车窗道:“请刘参军和两位舍人同坐。” “诺!” 阿黍福身应诺,领着健仆开始安排。 时逢六月,盐渎多雨,相隔两县之地却是艳阳高照,不见雨水的影子。 两支队伍汇合后,暂时在河边扎营。 盐渎的队伍埋锅造饭,搭建围栏,京口的府军在一旁看着,时而搭把手,都是啧啧称奇。 粮车经过改造,装载量增大,车上不只有粮草,还放着叠成一摞的木板。 起初,府军不知木板用途,走过粮车时并未在意。 直到有私兵解开绳索,将木板立起,互相榫接,插入榫头,迅速在营地周围架起围栏,甚至借助粮车搭建起简易的瞭望台,动作快得惊人,才引来众人瞩目。 瞭望台组装完毕,有府军忍不住好奇,寻到同是流民出身的役夫,借机开口询问。 “我还是头回见,当真是了不得!” “这不算什么。”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