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3/4页)
未见同龄人的沙哑,反而格外悦耳。说话时嘴角不自觉上翘,眉眼稍弯,竟让王献之想起母亲最爱的狸花猫。 思及桓、庾两家之事,王献之不由得怜惜之意大起,撇下亲兄弟和堂兄弟,一路之上与桓容并车,为他介绍建康风貌,长干里的风土人情。 谢玄反倒被挤到了一边。 看着行在右前方的两辆牛车,谢玄对兄长谢靖笑道:“能得子敬的眼缘也是不容易。” 王献之的性情貌似平易逊顺、闻融敦厚,实则却非如此。如果看不上某人,压根理都懒得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庾氏兄弟。 甭管庾攸之还是庾方之,完全是拜访一次打脸一次。为求一幅字,还要继续送上来给人打,不打肿不算完。 知晓桓容能得王献之另眼相看,庾攸之八成会气得吐血。 要么说,在刷脸的时代,有一张得人缘的面孔实在是太重要了。 桓容苦背族谱,死掉无数脑细胞,勉强梳理清同建康士族的姻亲关系。行路之上,除了王献之和谢玄,凡是有印象的族姓郎君,多少都能说得上话。 桓祎陪在身边,目睹此情此景,嘴巴越张越大。 他竟不知道,阿弟这般厉害! 同行健仆更是抬头挺胸,与有荣焉。自家郎君能同得王、谢高门郎君谈笑自若,彼此交好,再没有更长脸的事情了! 遥想前头三位公子赴上巳节的情形,禁不住摇头,暗地里叹气。 嫡子终归是嫡子。 得南康公主和大司马教导,无论品貌才学,小公子都是桓氏族中顶尖。便是早年号称大才的桓秘,在桓容的年纪也未有这般境遇。 牛车缓慢前行,车轮压过石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