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暗夜惊声 (第2/4页)
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这段历史,可谓字字血泪。 无怪良媪提起总是垂泪,也难怪那些高士显宦永远一副生理茫茫、永无依归的形状。 凡是亲历之人,有谁能忘? 恐怕到死都不能忘却。 即便是太平中长成的晚辈,每当读及这类文字,也常常哽咽难忍。 “这一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和江南不能比。” 如何比呢?北地战火弥漫、疾疫猖獗、天昏地暗之时,漳江以南几乎没受到太多波及。 元帝渡江之后,偏安于京陵,多年经营下来,都邑之盛、士女安逸,歌声无节、炫服华妆,即便还不具备昔日洛邑的气象,当世也少有可比拟者。 “但——”邵伯话锋一转,指着脚下,“它繁华过,也没落过,少夫人却也不要小瞧它。老奴相信,假以时日,北地定会有再起的一天,少夫人千里远嫁,也必不会后悔。” 姜佛桑明白,邵伯这是想让她宽心,也想为北地正言。 “我闻元帝初至江南时,江南并不是如今光景。火耕水耨,饭稻羹鱼,无论生产还是贸易都极其落后。民众甚至不知钱币为何物,仍是以物易物。随着燕室南渡,大批士族、百姓和织工匠人亦随之南迁,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这才有了今日鱼米丰富、丝绵优良的江南。” 她笑:“南地可以从无到有,北地自然也可以失而复得,你说是吗邵伯?” 邵伯捋着胡须的手蓦地攥紧,眼眶竟有些湿润:“是!是!” 与邵伯一番畅谈之后,是夜,姜佛桑久久难眠。 老实说,若非先生的话支撑着,就凭一路所见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