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3 (第3/4页)
”。最初成立的官办红卫兵都执行了“血统论”组织路线,只有出身“红五类”(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工人、贫下中农)家庭的子女才允许加入红卫兵,所以,一个学校中能被批准加入红卫兵的大概只占全校学生的30%左右。 虽然上面领导在重大会方上也反复强调,这类权力机构要像“巴黎公社”那样,必须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候选名单,要由革命群众充分酝酿提出来,再经过群众反复讨论后,进行选举。但事实情况是,这一时期,北京和全国的大中学校中,极少有学校按的要求进行过“巴黎公社式”的民主选举,绝大多数文革委和文革筹委会都是由工作组cao纵成立的,尤其是文革筹委会,顾名思义,其主要职能是“筹备”,是负责组织文革委的民主选举活动,但这类机构在“红八月”里通常都没有进行过任何与“筹备”有关的工作,俨然成了学校的权力机构。 也就是说掌握学校大权的就是这个文革委,简单的说就是高干子女。这些受到其家庭过度宠溺,养成了现代版的“高衙内”性格的高干子女,是一些仗着父母权势什么恶事也敢做的“恶少”、“恶女”。 李慧兰班上就有这么一位高干子女,名叫高峰。他的父亲是上海市市长,母亲是文化局的副局长。因为仗着父母的权势,高峰在学校里经常欺凌同学,课堂上挑衅老师。为了自家的安全,李慧兰对他的挑衅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理会。 前几天,她上完课,就中专学校旁边的小学接女儿,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后来在学校拐角处,正看到高峰带着几个革委会的小年青正在欺负她的女儿。 李慧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