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_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87节 (第4/8页)

的文章发表在《华夏中医药》上时,完全可以预料到紫府散淤胶囊会有多么火爆。

    千禧药业提前做准备,就是希望能在患者需要用到紫府散淤胶囊时,他能充足地提供出去,而不是让患者明知道有这种药却买不到。

    潘兵凭一己之力将国内能买到的那些用来生产紫府散淤胶囊的药材都买走了九成,余下的一成分散在一些药店和诊所里,如果不是回收起来实在不方便,他连最后的一成都不想错过。

    仔细分析王萍那亲属的体检报告花费了谢芸两个多月的时间,赶在农历二月快结束的时候,谢芸总算将这篇文章给周自渡校长寄了过去。

    为了让这篇文章更有说服力,谢芸还找刘梅借了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复印机,把病人的体检报告都复印了两份,一份剪裁出关键信息来,附在了文章里面,一份完整的体检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附在了文章的后面。

    她的这篇文章寄到京师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就好像是往平静的池子

    里丢了一颗深水炸-弹,别说是池子里波涛汹涌了,就连池子都差点给炸翻了。

    周自渡校长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问谢芸说,“谢医生,你在文章里提到的紫府散淤胶囊,现在量产了吗?”

    “量产了,直接联系千禧药业就能订到货,我那篇文章的最后面有写千禧药业的联系方式。”

    周自渡校长立马就给千禧药业打了电话过去,定了一批的紫府散淤胶囊。

    这篇论文得发出去,毕竟详实的证据已经摆在这儿了,真正让周自渡校长激动的不是这个,而是谢芸给出了这种能够治愈早期癌症患者的药。

    单单是京师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每天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