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茉的英雄主义 第19节 (第1/7页)
语言有时候的神奇之处在于——明明是为了沟通而出口,却总是在出口的瞬间,就造成了误会。 在最初的几个月,当周遇告诉陈茉他想要和她结婚,并不意味着在那个当下他就认为两个人奔向民政局领证是合适的,那只是一种态度,一句对“我爱你”的佐证表达,却实打实地吓到了陈茉。 所以后来周遇就不再提起这个话题了,但是如果别人问起——就比如说两年后,朋友们一起出来玩的时候,在台球馆,夏莉八卦地问周遇,想不想和陈茉结婚的时候。 他仍然说想。 可是想,并不代表着一定就能达成。 周遇出生在一个小镇的边缘,那里连接着低矮起伏的丘陵山脉,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父母承包了一片土地,以种植果树为生,他的童年在上学、育苗、移植、施肥和浇水当中交替度过,像一棵果树一样长大,经历着每一年都相同的四季。 一颗种子被种入土里是带有使命和预见性的,它的未知性的确不那么强,橘子树种子会长出橘子,苹果树种子会长出苹果,每一颗种子都有它的“结果”,就像每一段人生都会有一个“目的地”一样。 凭借着这些定期发芽定期收获的果子,周家在周遇初中的时候买下了小镇的商品房,他也因此能够在镇上最好的初中上学,然后考入县城的高中,继而有机会考上大学。 毕业后,周遇跟着校招公司签到上海工作,成为一位走出小镇的做题家。 但他仍然牢记自己的出身,发芽的种子扎根在养育他的土地,小镇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到了对应的年纪做对应的事,所谓对应年纪的标尺,就是“大多数”。 周遇从来都接受自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